7月12日,2025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夏季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学年会主办,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嫩江流域区域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实验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校长郝文斌教授、副校长王志刚教授出席会议。

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主持。

郝文斌和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郝文斌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此次夏季论坛落地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既是对我校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肯定,更是赋予我们参与中国经济理论建构、助力区域发展实践的重大契机。真心期待各位专家立足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实际,持续深入阐释中国改革与发展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共同为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主持人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鸿教授和副院长王世波教授担任。

姚洋教授,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王维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学年会金融经济专委会主任尹志超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国经济学年会制度与政治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徐现祥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学年会人口劳动与健康经济专委会主任易君健教授等专家学者,聚焦此次夏季论坛核心命题,共同探索双向赋能全国经济学研究与助力东北振兴的全新路径。
分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结合金融经济、制度与政治经济、发展经济学、人口劳动与健康经济等四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围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发展与在中国的应用、基于反事实的因果推断、中国医改实践与健康经济学论文写作、如何突破经济学经验研究的双重困境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

此次论坛以“学术为本、问题导向、协同赋能”为宗旨,既呈现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也锚定了东北振兴的实践需求,不仅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更将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人口优化、金融创新等提供切实可行的学术支撑,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的学术动能。
(图文/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